项目占用厂房屋顶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电站装机发电容量20MW,预计年发电量约为2,750万千瓦时。
自“十三五”以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电力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稳步提升,202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比重达到29.5%,其中非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达到11.5%。光伏发电市场在分布式和集中式发电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集中式不同,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不额外征地,便于入网消纳,运行检修难度较低,就地消纳使用等显著优点。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
本项目计划在厂房屋顶上加装光伏发电装置。预计光伏电站装机发电容量20MW,预计年发电量约为2,750万千瓦时。
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称为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变成全球各国的共识。《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突显了世界各国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产业的决心,太阳能光伏技术作为绿色能源中的一种,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
根据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机构(IRENA)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1-202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维持稳定上涨的趋势,2020年为707,494MW,较2019年增长21.8%,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维持增长趋势。另外,2011-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也维持上涨的趋势,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26,735MW,较2019年增长29.9%,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维持增长趋势。
2020年全球光伏累计安装容量市场占有率大多数来源于于亚洲,亚洲累计安装容量为406,283MW,占比为57.43%;欧洲累计安装容量为161,145 MW,占比为22.78%;北美累计安装容量为82,768 MW,占比为11.70%。从国家来看,2020年世界主要光伏发电国家累计装机容量中前三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合计占比达到55.78%,其中中国占全球比重为35.88%。
我国光伏产业于2005年左右受欧洲市场需求拉动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慢慢的变成了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和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已形成了从高纯度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和光伏产品应用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具备向智能光伏迈进的坚实基础。
凭借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优势,我国光伏产业各环节的产能、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我国转移。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全球光伏产品产能、产量及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占比情况如下: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持续稳定增长。数据显示,在2013-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0倍增长,近五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由2016年的7,742万千瓦增长至2021年的30,656万千瓦。光伏产业也没有受到疫情的过多影响,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不降反增,2021年新增了5,493万千瓦。
随着光伏发电不断普及,装机量持续提高,光伏发电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2022年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中国的光伏发电成本迅速下降。2019年光伏发电成本较2015年下降了40%多。2021年起,国家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不再补贴,平价上网时代正式到来。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2021年5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为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浙江、山东、吉林、广东等省份将分布式光伏发展作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部分,写进“十四五”规划之中。
总投资16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00.00万元,建设期利息950.00万元,流动资金约2250.00万元。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5,000万元,利润3,142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9.6%。
光伏发电与其他行业互补的发展新形式慢慢的变成了许多地区发展转型的措施之一,并使原有建筑物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电、节能的功效,提高了利用率。户用太阳能光伏的发展,更是让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让普通老百姓认识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提高了节能减排意识。本项目属于高科技产业,目前得到国家各类有关政策扶持,具备比较好的发展前途和市场空间,在未来几年可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利润丰厚,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