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的供需状况长期以来如同一片阴霾笼罩,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2024年的数据表明,光伏产业链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依旧面临业绩承压的窘境,然而,随市场变化的加速,尤其是多晶硅的供需结构发生显著转变,颇具悬念的盈利状况有望迎来改善。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原材料,直接影响到光伏电池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市场行情报价。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12月底,多晶硅库存累计约40万吨,意味着库存就没有新增。这一现象无疑为市场复苏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市场普遍预计多晶硅的供需平衡即将到达拐点。
2025年1月份的排产情况显示,多晶硅的供应量预计会从当前的下调状态中反弹,回落至9.8万吨,而硅片方面对多晶硅的需求则小幅提升至10.1万吨,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供需关系有望发生逆转,市场将逐渐从“累库模式”转向“去库模式”。
在被频繁提及的“反内卷”的呼声中,光伏产业的多个细致划分领域开始呈现出积极的价格趋势。根据576企业在2025年首周价格监测,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的价格会出现了小幅上涨,这无疑为产业链的整体健康发展带来了鼓舞。
伴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善,价格能否持续回升是近年来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财信证券的研报指出,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需求有望突破600GW,尽管达到供需平衡还有一段时间,但行业价格在逐步企稳的预期下,开始反弹。
交银国际证券则乐观地表示,光伏电池片领域的产能过剩现象较为轻微,预计在政策的支持下,一线年下半年陆续扭亏为盈,并在2026年恢复至合理利润水准。行业的整体复苏无疑将对企业盈利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光伏企业纷纷积极寻求通过产能调整和技术创新来增强竞争力。头部企业如通威股份及新疆大全新能源,已宣布实施硅料有序减产,以稳固市场定价和供应结构。此外,通威股份在1月份公布的调研信息数据显示,其TOPCon产品研制功率再创新高,这不仅展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为日后市场之间的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在2025年大规模投放BC电池的产能,这将逐步推动光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多晶硅期货及期权在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正式上市,市场将获得更为灵活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这为多晶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升了行业前景的预期。市场对未来多晶硅期货的看好,或可推动现货价格的稳定和向好。
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正指出,尽管终端市场的装机量仍然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的条件,但多晶硅期货合约的定价机制,将在某一些程度上引导市场行情报价走向,为行业复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段波动后的深度调整,今后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然而,伴随着多晶硅供需格局的改善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光伏行业即将迎来一波新的增长周期。因此,关于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我们应持续关注这一行业动向,积极把握也许会出现的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读者可积极关注有关政策、市场供需数据及上市公司动态,以获取对未来多晶硅及光伏行业的深刻理解与前瞻性预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下一篇: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弊端